为什么有时候艺术能把现实丑转化为艺术美?
很多艺术创作的美学价值都来源于现实生活的丑,正是这种丑造就了这些作品中不朽的文学形象和永久的审美对象。同时,这些艺术美的价值已经超越了现实生活,达到了善美与真美统一,化丑为美的境界。
正如《美学基本原理》上所言:“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既有美的也有丑的。但是,通过艺术家的集中、概括,生活中的丑形象也可以转化为供人们欣赏的艺术美的形象。”雨果笔下《巴黎圣母院》中的卡西莫多就是这么一个集生活丑和艺术美为一体的艺术形象。
从客观上看,卡西莫多有着丑到极点的相貌:几何形的脸,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参差不齐的牙齿,独眼,耳聋,驼背……爱斯美拉达第一次看到都被吓到了,从一切综合条件来说,他真是一位恐怖的野蛮人,或许世界上不会有那么残缺的人。这种生活丑并不能给人一种艺术美的享受。但是我们不得不惊叹艺术家能通过把握生活、概括生活、表现生活的高超技巧,使丑态的人具有艺术美的价值。现实中我们常常说:“人不可貌相。”雨果即赋予了卡西莫多这种“美丽”,一种隐含的内在美,一颗美丽、纯洁、善良的心灵,使得我们在欣赏《巴黎圣母院》时,更在意卡西莫多的“美”,而不是“丑”。
雨果在体现艺术美的时候,首先,按照生活本身的规律,把丑的形象描绘得逼真传神,使卡西莫多这个形象形神毕肖的展现在我们面前。
再次,雨果把生活中的丑加以典型化,把形象与本质、个性与普遍性加以高度地统一,再通过对比,使卡西莫多的性格更加凸显,体现了卡西莫多的“缺陷美”,正是卡西莫多有了“缺陷”才显得真实——他不是一个神,而是一个人,一个普通人。
另外,卡西莫多形象的艺术美还表现在作品对生活中的丑的批判与否定态度。《巴黎圣母院》艺术地再现了四百多年前法王路易十一统治时期的历史真实,《巴黎圣母院》讲述了宫廷与教会如何狼狈为奸压迫人民群众;刻画了人与人之间的虚伪,丑陋的嘴脸;揭露了一个阴暗,虚伪的世界,突出了人内心矛盾、冲突、分裂、自私、冷酷。虽然存在着这样的生活丑,但这部作品却闪耀着典型人物的社会思想价值之光环。
生活丑与艺术美从字面上看似矛盾看似不相关,然而在一部好的文学作品中生活丑与艺术美又是密切相关的。生活丑在艺术领域中可以通过艺术表现手法成为一种摆脱现实的艺术美。生活丑在作品中也因为其他对于美的表现而更加突出,使得形象更加丰富更就真实,达到化丑为美的境界。
每个人的审美观念都是不同的,这个是普遍的自然规律,很正常,也无需统一审美。
美和丑都是相对的。又是辩证统一的。随着客观环境的改变,美和丑也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这就好比有人觉得肉好吃,有人觉得蔬菜好吃,还有人喜欢吃臭豆腐和皮蛋。道理是一样的
艺术创作中会把现实中的丑按照艺术家的审美来进行加减,扬长避短之下,使美感更突出,丑部做陪衬,如同大写意的画一般,添一笔太多,少一笔太寡,恰到好处的体现完美的视觉感受,化腐朽为神奇,最大化提升艺术美。
这是不同视角选择的结果。你比如说蚌蛤身体中的珍珠,对于人就是很美的艺术品,但是,对于蚌蛤它就是一块病;再比如狗肚子里的狗宝,对人有医疗作用,因些才称为狗宝;还有牛胃里的牛黄就是一味明贵的中药材,可是牛黄的慢慢长成折磨了此牛一辈子,却意外为聪明的人类治疗了顽疾!比如艺术家的作品从某种视角上看也是另类的结晶:比如我拆的残荷😄☞
谢邀!人们都说艺术是生活的集中表现,其实,艺术还有一个定义,即,艺术是对事物的升华和再创造,如果唯美主义是艺术创作的核心的话,慢说“把现实丑转化为艺术美”,就是“把现实黑转化为艺术白”也属正常。一块石头稀松平常,可是把它“升华”一下那就美丽照人,“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有两个人渣男女把私生婴儿丢弃在大街上的垃圾桶,被一个起早上班的环卫工人救生并养大,婴儿长大后上了大学发了大财,把养母接进城里过上了幸福生活,这难道不是把现实丑转化为艺术美吗?艺术总是把抑恶扬善作为天职,把“丑”转化为“美”作为手段,所以,题主说的“艺术为什么能把现实丑转化为艺术美”并不足为奇,这是艺术本身的自然属性使然。